回憶。
在上小學之前,每個星期一、星期二、星期三、星期四、星期五……
這些日子,家裡,只有S.D.跟B君。
還記得,當時,覺得自己總是在浪費時間。
覺得自己不知道可以做什麼。
覺得這個世界很無聊。
每天每天,重重覆覆。
也只有雙休日來到,爸爸媽媽才會帶SD跟B君,走過馬路的那座大天橋,一整個大白天,去動物公園玩。
那個地方並不特表漂亮。
幾乎每個星期都去,裡面到底有什麽,S.D.跟B君都早就記住。
但是,每次每次,父母親都會很高興。
每次每次,SD都很想能將當時的感覺永遠記下來。
離開了公園之後,就不能耍性子,只能乖乖地做個小孩。
一家四口,簡單的日子。
後來,開始要上小學。
跟家人分開的時間更長了。
SD也因此,常常陷入沉默,不停地想。
為什麼自己不可以在家裡,為什麼要分開。
如果,跟外界接觸得太多了,
那是不是,就只能越來越不得不跑去外頭,
不得不離開,那個叫做 [ 家 ] 的地方...?
才六歲的自己,又怎麼能了解,這個社會的運作呢。
小學,在SD的眼中,是一大群小孩子,分配在不同的地方,跟不通的大人學那種叫做 [知識] 的東西。
學寫字,學數學,學自然,學音樂,學電腦,學游泳,學英文........
的確是學到了不少。
可我還搞不懂,到底該怎樣想這個世界,才是正確的。
有大人,有小孩,有一大堆法規,卻也有一大堆人犯規。
眼睛所見,能講話的都是叫做[人類]的生物。
除了人類以外,別的東西,就沒辦法思考了嗎?
我們能聽見的聲音,能聼懂的話語,就只有 [ 這樣 ] 嗎?
我看不見其他人的想法。
其他人也看不見我的。
我能看得見這個世界,卻不知道這個世界在想什麼。
為什麼要讓人思考,這樣有什麽意義嗎?
同年紀的人,都在想一些很無聊的事情。
他們喜歡講的内容,都是那麽無意義的事情。
老師,除了希望我們能學好、拿到好成績之外,到底還希望什麽?
我在這樣的一個小學,在這樣一個家庭長大,有這樣的親人,
這到底,有什麽意義?
螞蟻,只要用手一拈,就會散了。
人,只要用車一撞,不死也會重傷。
人的精神是那麽脆弱。神經病、變態、偏執狂、到處都有。
動不動就感冒、還有什麽癌症、愛滋。
既然人類都要死。
爲什麽不乾脆每一個人,現在、馬上、拿起刀、自殺?
這樣,這個世界不就能變得寧靜了嗎?
有人類,跟沒有人類能相差多遠?
還不是同一個地球。
誰活著誰死了,還不是,用同一种物質造成的世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學的時候,每天每天,空餘的時間,都會不自覺,陷入這種思考漩渦。
直到19歲,才開始確認,
那是一種,可以被叫做 [ 哲學 ] 的東西。
最近,少了這樣想了。
但那時候發現的問題,到現在,還是沒有一個答案。
- Feb 10 Sat 2007 10:04
◇ 最近在想的事情...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